(通訊員 朱亞明 趙建明 記者 孫紀剛)連日來,泰興市華興機械鑄造有限公司精加工中心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新的標準化廠房建設已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該項目占地30畝,總投資2000萬元。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后,將為企業跨越發展增添新的后勁和活力。 華興機械鑄造有限公司是江蘇省泰興虹橋工業園區的一家民營企業,主產品為水泵和閥門。企業自從2005年創辦以來就邁上了發展快車道,2008年實現國稅開票銷售5400多萬元,創利稅200多萬元,已經成為蔣華鎮第二大納稅大戶。 去年下半年席卷而來的金融危機,使企業發展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董事長王忠志告訴記者,雖然原材料和成品損失只有40萬元,但是去年10月份以后,傳統的水泵、閥門產品市場萎縮,公司以往的固定客戶業務量下降了50%左右,去年整體銷售指標被迫壓降了近3000萬元,國稅開票增長幅度只比2007年增加了100萬元左右。 “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在化解危機的同時,充分經營危機,讓危機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董事長王忠志介紹說:他們“經營”危機的做法就是通過“銷售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來積極應對危機,從而迅速扭轉產銷下滑態勢,并在危機中贏得新的發展契機。 在銷售不景氣的情況下,華興公司多著并舉,積極拓展新的銷售渠道,新發展外省客戶6家,產品也由過去的水泵、閥門鑄件延伸到壓縮機、林業機械,有效地擴大了市場份額。到目前,華興公司已經落實在手訂單2000多萬元,落實銷售400多萬元,有效彌補了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 過去,華興公司大多是按照客戶需求“來模加工”,鑄造工藝相對比較簡單。今年初,公司通過吸納同行業的先進技術,加快了技術革新步伐。在澆鑄葉輪產品時,引進了杭州汽輪機廠的電腦模擬系統,采用了先進的低澆工藝,消除了過去頂澆工藝帶來的誤差問題,減少了后套整理成本,每年可節約資金200萬元。 為強化管理,公司完善了70多條獎罰規章,從細節上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并設立了專門的獎勵基金。像生產工具和模具沒有及時打掃干凈這一類的小事,也都將受到一定的處罰。而員工對生產工藝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將得到應有的獎勵。今年,華興公司已經有四名職工先后領到了總額為1000多元的創新獎勵基金。澆鑄工張興仁主要負責模具澆鑄后的開箱工作,他對相關工序進行了革新,一個人頂起了兩個人的工作量,因此獲得了300元的獎勵;50多歲的造型車間職工張華良,有著豐富的現場操作經驗,有一個客戶要求“依模澆鑄”,跑了幾家企業都沒有弄好,到了他手里一舉成功,并且為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積累了經驗,公司獎勵了他500元;來自上海的技術工人楊懷強。 王忠志告訴記者:“公司設立的獎勵基金總額為一萬多元,發放的獎勵一般是罰款的雙倍,員工的積極性普遍高漲。目前最擔心的,就是這筆錢發不出去。我希望,這樣的獎金,發得越多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