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資和農村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在“3.15”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共同關注紅盾護農行動。 春耕即將開始,種子旺銷,農資市場已開始升溫。連日來,河失工商分局對農資市場組織了突擊檢查。檢查中,執法人員跑遍了分布在各村的農資經銷點,并重點關注了農技人員、村干部代購代銷農資的行為。 河失工商分局副分局長劉吉龍介紹,農村農技員給老百姓代銷、代售,在管理范圍當中應該是不規范的。假如說農技員在這個代銷過程中,使用了其他渠道進貨,就可能導致品種的質量問題。 近年來,國家放開了種子、化肥市場,農藥通過申領證照也進入了私營銷售網點。據統計,眼下,全市已納入監管范圍的農資農機經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有1078戶。雖然工商部門已建立分類監管臺帳,但進貨渠道多,品種繁雜,仍給監管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農村群眾的投訴也逐漸增多。 泰興市新華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躍民認為,品種不統一,防病治蟲的時間也不統一,所以說導致病蟲害防治也比較難治。 從正源清流出發,近兩年,工商部門選擇了市內幾家規模較大、管理基礎較好的農資企業,幫助他們建立各類購銷臺帳、完善檢驗、入庫、銷售、留樣備查等內部管理制度,希望這類企業能夠擔當骨干,發揮出農資流通主渠道的作用。 泰興市新華種業有限公司質檢科徐桂華介紹,通過建立樣品留樣室,每一批種子都存放在這里面。目的是對種子質量進行跟蹤,以防在銷售以后,到田里種用之后出現什么質量問題,可以做到有據可查。 新華種業有限公司、雙收公司、惠農公司都是我市農資購銷的龍頭企業。在市場因素和行政管理部門的推動下,這些龍頭企業普遍向社會作出了絕不坑農損農的承諾,努力規范鄉鎮購銷點統配統銷的經營模式。 戴躍民介紹說,各鄉鎮服務中心的種子全部由新華種業公司統供,但是各鄉鎮的種子密碼不一樣,在統一供種的情況下,各鄉鎮供種數據都有檔案,在檔案的基礎上都有各鄉鎮流水號的號碼。 市工商部門根據農資商品的使用時節,加大了定量、定向監測力度。2008年,抽檢的57個批次的農資商品中,化肥不合格率較高。為此,相關部門加大了化肥市場的抽查頻次,投訴率逐步下降。在此基礎上,市工商部門通過座談、走訪,探索農資商品規范管理的新舉措。去年,全市的農資經營單位開展了“ABCD”四級信用評定活動,實行分級管理,優勝汰劣。一年中就取締無照經營戶12戶、超范圍經營戶26戶。 從過去的統一供銷到如今星星點點的農村超市、商店,食品安全成了農村群眾關注的焦點,這也是紅盾護農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市工商部門在農村集鎮食品安全監管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農村各類商店進入了檢查范圍。 3月14日下午,新街鎮工商分局執法人員實施了一次巡查,重點是偏遠村組的一些農村各類商店。檢查中沒有發現無證經營的現象,但是農村各類商店的衛生狀況和商品質量卻不容樂觀。 在突擊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了1例過期食品,有6家商店沒有衛生許可證。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辦理工商執照簡單、費用低,農村商店無證經營的情況現在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衛生許可證不全,索票索證制度和購銷臺帳也不健全。 新街工商分局副分局長葉春林介紹,對農村小店也是和大店一樣管理的,首先要具備經營資格,有食品的必須要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農村的小店最大的問題就是衛生許可證跟不上去。 相對與農村小店來說,經過幾年的整頓,我市農村集鎮的商店、超市運營逐步規范,越來越多的網點建立了索票索證制度和臺帳。 盡管還存在登記不完備和不詳實的問題,但是主要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經形成。在抓好已有成果鞏固和提高的基礎上,我市相關職能部門一方面積極引導大的連鎖超市向農村村組延伸,另一方面加大對小店違法行為的查治力度。陽光超市、星地超市普遍來到農村群眾身邊,不規范的小店也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逐步淘汰。同時,對于進入農村的加盟、連鎖超市,工商監管也在進行。 據葉春林介紹,在日常的監管中,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檢測手段不能及時跟上,只能從感官上或者眼觀上來看產品的質量,還有就是個體工商戶經營戶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于檢查臺帳、索牌索證帶來一定的困難,不能規范及時地進行登記。 工商部門專業人士指出:當前,提高基層執法機構質量檢測工作能力,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通過加大宣傳教育,農村個體工商戶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提升。紅盾護農行動正在切實改變農村百姓的生活。 市工商局副局長馬正旦表示,今后將完善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履行職能,積極開展為農服務;突出重點,適時開展各項專項執法行動;建立健全舉報網絡,認真受理群眾投訴;同時通過規范主體、凈化市場、為民維權等行政手段,有效遏止坑農、害農、損農等各種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切身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