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每年的植樹節前后,我們都要栽植下大量的樹苗。可是,由于大量的人為破壞,我們身邊的綠色還是那么少。
在南二環路,兩邊的綠化帶遭人為破壞嚴重,綠化被鏟除的現象隨處可見。
有些市民將綠化鏟除后,干脆在里面建起了小墳頭,有的甚至立起了石碑。整個南二環路內側的綠化帶已經變成了居民的菜園,只有在部分花壇內,還殘留著幾株沒有被鏟除的花木。還有的花壇被夷為平地,改造成停車場。有的地段因為植被茂盛,干脆被當成隱蔽的垃圾堆。有的綠化帶成了人行道,人來人往被踩成了“禿子”。
楊園小區西側的羽惠河景觀帶內,空地已經成了附近居民晾曬衣物的場所,因此很多樹木也遭到了破壞。
在羌溪路、萬橋路等沿街路段,利用綠化晾曬衣物的現象比比皆是。一些商家將招牌或經營用品掛在了門口的樹上。一些住戶則把樹木當成了天然晾衣架,小到毛巾拖把,大到被子床褥。從今年2月初,市園林綠化公司開始對我市24條主干道以及交叉路口的節點綠化進行改造和建設,可在部分路段,翻新的速度卻趕不上破壞的速度。一些剛栽下去的綠化,沒多久就被踩得東倒西歪,甚至被盜。部分市民的不文明行為給我市的綠化帶來很大的損失。
市園林綠化管理處工程科科長蔡軍告訴記者,去年,園林處用于城市綠化的資金約300萬元,但是由于破壞嚴重,光用于補栽補種就近80萬元。希望廣大市民愛綠護綠,保護城市綠化,減少國家損失。
園林有句行話“三分種七分養”。栽下一棵樹,僅僅是植樹責任的開始,后期的養護和廣大市民自覺的保護更為重要。護綠——從我做起,讓我們播種綠色,播撒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才會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