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工業園區華泰船業有限公司去年年初建成投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華泰船業沉著應對,按照市場規律,趨利避害,積極主動尋求商機,企業經營穩中求進,萬噸船舶次第下水。 3月5日下午,在虹橋工業園區華泰船業有限公司,六艘萬噸級船舶靜臥在巨大的吊塔下,其中有三艘已接近完工。據介紹,自去年元月份建成投產以來,華泰船業已有三艘船舶按時交貨。眼下,除在建的六條船外,還有兩艘船正在海上試航。這條高大的拖船排水量達到1.2萬噸,為了及時向船東交貨,工人們這幾天一直在趕活。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國內造船行業遭遇“寒冬”,我市一些造船企業生產經營形勢趨緊。華泰船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去年四季度以來,公司也遭到了船舶市場冷淡、船東借機大幅壓價等困難。為此,他們立足加強管理,降本節支,立足風險可控,多方開拓市場,今年年初已又拿到了六艘造船訂單。 華泰船業有限公司副經理陳友祥介紹,他們首先是不斷健全和完善資金鏈,確保有足夠的資金用于生產、經營;其次是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從前是坐在家里等客戶,現在是主動出去尋客戶。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造船周期較長,去年全年只形成國稅開票1000多萬元。今年,華泰船業將進入產出期,預計僅完成去年延續下來的船舶,就可以完成國稅開票8億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