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海兵)2月28日上午,在溪橋鎮翁莊村韭菜大棚基地,榮獲“泰興十大女杰”的溪橋鎮原黨委副書記趙新芳,又帶領著鎮農技人員走門竄戶進行技術指導,交談中種植戶們開心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這位書記的腦海中。 趙新芳2000年調任溪橋鎮黨委副書記,負責全鎮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為了帶領農民致富,趙新芳主動探索高效規模農業,通過艱辛的市場調研引導全鎮種植了5100畝四季韭菜,又馬不停蹄帶領合作社同志連夜跑遍上海、南京、平頂山等10多個大中城市的農貿市場,吸引客商來搶購韭菜,并注冊了“興良牌蔬菜”等商標,為全面提高韭菜效益注入了新的活力。翁莊村黨總支副書記王新成算了一筆賬:“簡易大棚正常割三刀,就是去掉一刀的投資,還有兩刀屬于純收入,按照市場價格大概在三千到四千之間,清明以后,是露天韭菜,可以割七刀到八刀,要按照當時的市場價,一畝田在露天韭菜當中,純收入可以收回兩千塊錢左右,大棚搞得好的話一畝田純收入可以有5千塊錢左右。”
據統計,溪橋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3319元增加到2007年的6299元,凈增2980元,上升了89.8%,現在溪橋鎮韭菜基地每年都為市委市政府提供若干次經驗性現場。 種植戶發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周邊鄉鎮的農業也被帶動了,百姓逐漸富有了,而不滿現狀的趙新芳又開始向新領域發展,跟隨趙新芳打拼多年的溪橋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仇江宏感觸很深:“實事求是說,趙新芳書記對農村農業這一塊抓得很好,特別是對高校規模這一頭要求很高,召集村里的種植大戶到全國各地高效規;貐⒂^學習,回來請專家級的科技人才進行輔導,以及流轉土地等方面都要求親自參加村組做思想工作,趙書記作的貢獻是我們全鎮共同默認的。政府在全市得了不少的獎,也有趙書記一份辛苦的功勞。” 在大家眼中,不管任何職務,趙新芳始終能站在第一線承擔責任,解決難題!叭逡徽{”處的債權清收、債務化解任務列泰州第一,農業經濟工作連續五年獲市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省“雙學雙比”女能手、泰州泰興優秀黨員、“泰興十大女杰”等等,這樣的成績對趙新芳來說已經屢見不鮮。有人把趙新芳比喻成為黨的事業、為人民的利益拼命拉犁的老黃牛,不過更多的溪橋百姓卻把她形容成“鄉村的太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