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紀剛)2月24日上午,泰州網絡媒體“信心·2009”大型采訪組來到泰興,對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進行了專訪。 張兆江條分縷析,科學判斷了泰興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他表示,2009年,泰興市將以“堅定信心、克難奮進”為主調,完成“保增長、促發展”的首要任務,實現“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的目標。 張兆江客觀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對泰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泰興經濟發展出現了“三降一緩”的現象。具體表現為企業經濟效益下降,部分企業運轉困難;四季度財政收入同比降幅較大;一些外資企業投資信心下降,重大項目出現了停、緩、推遲的現象;經濟增長和財政增長速度明顯減緩。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張兆江認為,關鍵要從三個方面引導全市上下堅定信心:一是要通過發展目標凝聚信心;二通過發展措施建立信心,三通過發展成效鼓舞信心。 張兆江介紹說,去年下半年,泰興市就確立了“學趕蘇南、跨越發展”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打牢蘇中第一方陣的基礎;第二步就是追趕蘇南第二方陣;第三步是在追趕蘇南第二方陣基礎上,再追趕第一方陣。今年初,泰興市又提出了“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年度目標。2008年底,泰興市以市為單位全面達小康的25個指標,已完成18個,有4個達到了序時進度。今年一月份,在外部環境異常嚴峻的情況下,泰興市各經濟指標均實現了較高幅度增長,對全市上下克難奮進、推進跨越發展,都起到了鼓舞人心、激勵士氣的作用。 張兆江指出,勇者不畏難,智者不怕難,能者能解難。他說,不用諱言,眼下泰興經濟發展的確面臨著不小的困難。但是,危中有機,我國將迎來新一輪國際資本和產業的轉移,西方發達國家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為泰興引進高新科技和尖端人才提供了良機;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為泰興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供了良機;眼下趨緊的經濟環境,對于泰興的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也提供了契機。 面對這場金融危機,如何堅定信心,加快發展?張兆江表示,將弘揚一個主旋律,把握兩大任務,落實好三個關鍵措施,抓好“四大”發展戰略。一個主旋律就是要堅定信心,攻艱克難。兩大任務就是保增長、促發展和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三個關鍵措施主要指深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優化發展環境和城鄉統籌發展。 張兆江指出,要達到保增長、促發展的目的,實現以市為單位全面達小康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硬環境方面,就是要把城市和園區建設好。今年,泰興市將有61.31億元投向城市建設,其中主城區計劃投資49.5億元,重點實施城市暢通工程、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和更新工程。再就是舉全市之力,進一步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園區的重大項目承載能力。在軟環境方面,首先要改善政務環境,實行“三集中、三到位、三公開”,努力打造審批最簡、收費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同時還要抓好市民素質的提升。 張兆江說,抓好“四大”發展戰略,就是要招引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集聚大產業,建設大園區。經過今年的努力,泰興市將確保開發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200個以上,力爭培育銷售超億元的企業20家,其中超10億元的5家;今年一區四園的工業經濟總量將力爭達到650億元,占全市經濟總量的65%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