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靈集團的“提琴王國”
鳳靈集團老總李書展示他的提琴博物館藍圖 泰州網訊:2月22日,從江蘇鳳靈樂器集團又傳來喜訊:美國AXL集團公司將他們的吉它和電吉它生產基地選在鳳靈,6名技術管理人員已到位,首批5000萬元訂單將于4月正式投產。這是鳳靈集團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取得的又一成效。 勇者不畏難,智者能解難。“鳳靈”人依靠“品質”和 “品牌”的雙重優勢,從容面對危機,化危為機,穩定發展,書寫了“西洋樂品中國人為王”的輝煌。2008年,集團完成提琴總量32.8萬只,吉他、電吉他總量60萬只;實現產值2.48億元,銷售2.28億元,利稅2000多萬元;出口創匯880萬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品質戰略,塑造“鳳靈”的靈魂。企業要走向世界市場,質量就是“通行證”。在鳳靈樂器,質量第一,服務第一。早在1998年,鳳靈樂器就提出了“顧客滿意度是我們第一追求”、“服務滿意率世界第一”的目標,為此,鳳靈樂器制定強化保障“產品質量”十條基本原則;在具體執行層面上,集團董事長李書創造了“質量管理六現法”,即:現場檢查、現場評比、現場討論、現場考核、現場糾正、現場落實措施,這一“質量管理法”被神奇地稱為“質量法寶”,曾幾度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為實現“世界領先工廠”的目標,公司聘請了國際著名小提琴制作大師鄭荃為技術總顧問,定期不定期到公司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檔次,產品工藝水平已達到意大利高級小提琴水平,可靠的質量讓鳳靈樂器贏得了全球市場的充分信任。 創新戰略,增強“鳳靈”發展后勁。創新,是鳳靈樂器乃至鳳靈品牌發展的靈魂。集團設立每月10萬元的專項創新獎勵基金,“小機小革、降本節耗、油漆試驗、工藝創新、工序整改、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創新項目及考核指標層層落實,層層督查,層層考核,層層評比,層層通報,在全公司形成強烈的“比學趕幫”的“團隊式”創新競爭氛圍,通過有效的創新舉措和業績評估競爭,改變以往“黃牛式”、“拖拉式”、“回旋式”的惡性循環,實現企業由“被動挨打式”向“主動推進式”發展格局轉變。科技創新不斷拓展。企業先后參與編制了9項國家提琴行業標準、《提琴制作工》職業技能標準,擁有4項國家級科研成果、42項國家專利。企業“木材生物改性與提琴音質改良”項目是國家文化部立項的項目,其核心技術為采用高科技微生物和光電技術對提琴木材進行生物改性,并通過“樂器聲學品質檢測系統”對提琴木材改性的效果進行自動化測試,使產品達到“新材老化”的目的。此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通過了國家組織的專家驗收,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 品牌戰略,做強“鳳靈”發展之路。鳳靈人始終認為,品牌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實行品牌、市場和服務的聯動戰略是企業的強勢之舉。鳳靈樂器早在2007年,就注重思維全球化和行動本土化相結合的品牌經營戰略,提出“控制美洲,發展歐洲,穩定亞洲,開拓非洲”國際營銷新模式,即以出口美國為主改為以出口歐洲、美國為主,亞洲、非洲為輔的國際營銷新格局,把企業風險降到了最低。香港柏斯琴行舉世聞名,去年,當他們看到該公司的品牌時,當即表態:今年68個連鎖琴行只銷售“鳳靈”牌提琴、吉他。鳳靈品牌風糜全球,增強了公司應對金融風暴的實力和活力。抓住這一機遇,公司及時加大開拓市場力度,2009年,國內琴行年銷售量將達5000萬元以上。總裁李書表示:今年公司還要搞風靈提琴萬里行,在100個城市進行風靈提琴演出,同時建立150家以上鳳靈專柜,讓鳳靈牌在國內外叫得更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