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橋堅持把通村公路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通過財政補貼的辦法,吸引社會能人和村民自籌資金新建水泥路面,加快小城市建設步伐。
位于合心村的一條公路長1500米、寬3.5米,是去年由鎮財政補貼、村委會籌資修筑的。寬闊平坦的水泥路,為群眾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2008年,黃橋政府在合心村投入財政資金50余萬元,加上社會能人和村民自籌的70余萬元,共修建3米寬的水泥路面1萬多米,將全村20多條村道全部與通村公路連接了起來。
黃橋鎮合心村黨總支書記何世軍告訴記者,2008年,全村總共鋪設了22條路,其中有3條主干道,19條通組路,都是由群眾籌捐資、村貼鎮補三結合建起來的,群眾的熱情很高。
2003年,全省通達工程啟動儀式率先在黃橋鎮拉開帷幕,但那時實施的通村公路只是通到各村的主干道上,并沒有真正將各家各戶都連通起來。近兩年,黃橋鎮堅持把村際公路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按照3米寬路面水泥路每米財政補貼50元、3.8米寬路面每米補貼80元的辦法,吸引社會能人和村民自籌資金新建水泥路面,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全鎮修建起220.7公里的通組入戶水泥路。2009年,黃橋將以小城市建設為目標,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