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是特色產業,溪橋鎮南殷村村民殷黎明是個韭菜種植大戶,雖然目前韭菜長勢不錯,但他并不滿足,種出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韭菜才是他的最終目標。
殷黎明介紹,他采用的是把秸稈埋到地下,利用秸稈反應堆的技術。這種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地溫,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反應過后,秸稈就變成了有機肥料。
殷黎明采用的這種秸稈反應堆新技術是國家推廣的一項新技術,它是以秸稈為原料,通過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饑餓和葉片主被動等一系列原理,綜合改變植物生長條件,極大地提高了韭菜的產量和品質。
殷黎明介紹說,普通的種植模式,韭菜需要有機肥,有機肥絕大部分都是用雞糞和豬糞種植的,但糞便里多少含有一部分細菌和大腸桿菌,如果用秸稈反應堆技術,它沒有病菌,不需要農藥、化肥和尿素,能保證韭菜是綠色食品。
殷黎明的韭菜種植面積達500畝。今年年初,他辟出半畝田進行秸稈反應堆技術試驗,成本投入只有300多元,比普通的種植模式節約400多元,但韭菜的產量卻要高出200多斤。
據殷黎明介紹,用秸稈反應堆技術每畝投入600多元,普通的種植模式需要1800元左右,一年一畝田可以節省1000塊左右。
殷黎明表示,一旦實驗成功,他將在我市推廣這項技術,讓無公害綠色韭菜走進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