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國內機械行業帶來了劇烈的沖擊,江蘇泰隆集團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企業積極調整發展策略,在穩住老產品的同時,強化新品開發,靠新產品、新市場搶占發展先機,為企業今后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記者在生產現場見到的一種風力發電的變速裝置從研發到第一臺產品下線,泰隆集團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個他們原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金融危機的逼迫下奇跡般地成功了。江蘇泰隆集團科技部主任孔霞說,變槳齒輪箱和偏航齒輪箱是風力發電機組上的關鍵部件,而且是用于高山、荒嶺、漫無人煙的地方,使用環境非常惡劣,而且它的使用壽命要達到20年以上。 據介紹,由于持續加大了產品品質提升的力度,2008年上半年,泰隆集團一直保持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并成功躋身中國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的行列,全國減速機標準化委員會也在泰隆成立。但三季度以后,國內鋼鐵企業全面減產,作為其配套產品,減速機的市場也急劇萎縮,泰隆集團出現了合同量以30%的速度下滑的嚴峻形勢。企業決策層立即調整方向,重點研發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水電、核電、風電用變速裝置,搶占市場先機。 江蘇泰隆集團總經理殷愛國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國家經濟下行的壓力,我們主動地應對,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加大內部挖潛,2008年,我們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經濟目標任務。 目前,風電、核電齒輪箱技術已得到美國福斯公司的認可,成功與福建寧德核電站、遼寧紅河核電站、新疆金鳳風力發電等企業簽訂了配套合同,其中,僅風電用變槳齒輪箱和偏航齒輪箱的訂單就超過1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