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曲霞鎮陳公堂村就因“家家戶戶有裁縫”而出了名,該村青年陳建青雖不是裁縫出身,但在十幾年前就立志要建一個服裝廠,好讓鄉親們不出遠門就能找到活干。幾經周折,他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陳建青中學畢業后,先后在面粉廠干過搬運工、當過車間主任,也干過業務員、當過銷售經理。1998年,他的工資加獎金每個月已超過一萬元。有一次回家,看到村里許多裁縫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失業呆在家中沒活可干,便有了創辦服裝廠的想法。 按照預算,辦一家服裝廠至少需要50萬元,但陳建青工作了好幾年,積蓄只有12萬元。由于資金缺口大,最后不得不放棄辦服裝廠的念頭。之后的幾年,他在蘇州承包過加油站、在村子里開過商貿批發公司,但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開辦服裝廠。2005年10月份,陳建青準備為夢想放手一搏,為此,他賣掉了城區的一幢房子和一部普桑轎車。 得到妻子的支持后,2006年年初,泰興市星光怡人制衣廠揭牌成立,當時廠房只有200多平方米,縫紉機也只有60臺,而裁縫只有8名。 經過數次的登門拜訪,終于將30多名技術熟練的裁縫招之麾下。然而,問題卻又接踵而來,陳建青本身對服裝生產一竅不通,他覺得廠里最缺少的就是管理人才。通過多方打聽,他高薪聘請到了經驗豐富的戴紅寶。 戴紅寶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也帶來了大量的訂單。2006年,才成立一年的服裝廠銷售額就超過了200萬元,純利潤近50萬元。這一年,陳建青擴建了廠房,另外購置了60臺縫紉機,并修建了員工宿舍。2008年,陳建青與江蘇省服裝出口的龍頭企業——江蘇舜天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目前,訂單已排到今年7月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