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藥市場白熱化的競爭態勢,濟川藥業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好產品,就沒有競爭力,沒有新產品,就沒有持久力。為此,濟川藥業在產品研發上,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江蘇濟川藥業開發的中成藥——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發明專利,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這項專利以其保護兒童健康的獨特效果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好評,被評為發明金獎。 利用和挖掘中醫藥寶庫資源,開發配方獨特、療效確切、劑型新穎的中醫藥產品是濟川藥物研發的重點,但這對企業來講并非易事,沒有一支善于創新、敢于攻關的科研團隊,是不可能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的。 濟川藥業集團藥物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田剛說:“公司為中藥開發配備了各種配套的中試設備,形成了由3名碩士牽頭的的中藥開發團隊。同時,公司對我們技術人員給予了優厚的待遇,使我們技術人員能安心工作。自從2004年加入濟川以來,我開發了三拗片、蒲地藍消炎顆粒等7個品種。” 前幾年,濟川藥業由于受人才、信息、資金等條件的制約,未能擺脫走以仿制藥研發為主的老路。為了贏取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濟川藥業加大了研發投入,引進高精端研發設備和高層次研發人才,成立并啟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研發機制,推行事業部制,實行了項目負責制,定品種、定進度、定標準、定獎懲。新的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強化了責任心和事業感,加快了新產品上市的進度。 濟川藥業集團藥物研究院院長李昌龍說:“在完善研發硬件條件的同時,公司對科研人員實行了力度較大的激勵政策,推行了科技干部年薪與年度任務完成率掛鉤考核,項目經理等一線科研人員按項目階段成果完成情況,進行即時考核獎懲,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全體研發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的基礎上,濟川堅持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積極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借腦開發產品。 濟川藥業集團藥物研究院制劑研究所副所長葉新武說:“我們濟川藥業分別與浙江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實施了品種、技術的合作。浙江大學靶向制劑的基礎研究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成立了靶向制劑研究中心,邁出了濟川藥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關鍵一步。預計該項目投入將達到3億元以上,雖然項目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但一旦開發成功,將使我們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產生質的飛躍。” 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研發模式,有效的激勵機制,使濟川藥業加快了新品上市的速度,經過幾年的努力,濟川藥業已經擁有了抗感染類、麻醉類、心腦血管類、營養類、鎮熱解毒類、消化系統類等六大系列100多個規格的國家準字號產品,形成了以兒科產品為特色的產品結構。其中,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填補了國內治療小兒感冒挾滯癥的市場空白,取得了國家專利。雷貝拉唑腸溶膠囊是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一線產品,取得了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稱號。至此,濟川藥業上市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格局已經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