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直以來是農民心頭最大的后顧之憂。近幾年來,我市在大力致富農民的同時,切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盡心竭力為廣大農民解決養老、看病問題。 家住張橋鎮匡莊村的高景山老人今年已經86歲。幾個月前,老人不慎摔傷,造成大腿骨折,住院、手術、保養一共花去近兩萬元。老人告訴記者,好在幾年前自己就參加了醫療保險。 父親高景山的這次受傷,讓兒子高金壽看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現在還年輕,可將來總歸會老,誰能保證將來不會生病呢,于是他便給一家人全部都上了保險。 高金壽說:”我們想,我們將來也會老,都買了保險,包括我兄弟一家都買了,買個放心。“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手里有錢而無后顧之憂,才是真富。近年來,我市把解決農民養老問題列為民心工程和實事工程,適時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為把這一惠民政策讓每一個群眾了解到,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及各鄉鎮、村居委會通過板報、圖片展、散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深入宣傳。2008年,全市參加新型養老保險繳費人數4.2萬人,征收基金8654萬元。 高金壽感慨地說:“我希望政府能再加大宣傳的力度,真正把這么好的政策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