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創新監督方式,強化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和督促,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努力。 1月1日下午,泰興鎮耿王村耿王橋施工現場機聲隆隆,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施工,確保整座大橋一個星期后竣工。耿王橋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新建后將由原來的2米擴寬到4.5米。 據了解,2004年,市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于實施金橋工程的決議”,要求市政府利用4年時間,新建維修農村險橋600座。針對部分鄉鎮險橋危橋仍然較多的現狀,2008年,市人大繼續推進“金橋工程”建設,建議政府完善有關政策,加快農橋修建步伐。市水務局副局長陳寶貴介紹說,2008年計劃實施200座,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130座,還有72座在建,春節之前可以全部竣工驗收。 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發展的根本。在推進農村金橋工程的基礎上,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將加快農村泵站改造列為重點議題,要求市政府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速度,確保從2009年起,用4年時間更新改造968座農村泵站。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按照計劃方案進行實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