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房子一張桌,一塊牌子走四方”。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相對于我市目前物流業的現狀來說,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區域現代物流,仍然有個漫長的過程。 日前,位于泰興市經濟開發區的萬通物流中心已經基本建設到位,一些市區的小型配載網點開始進場裝潢門面,掛牌營業。專業人士指出,就是這樣占地面積一百多畝的物流中心,仍然缺乏一些必備的功能,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物流企業。 根據市發改委的一些調查數據顯示,我市目前擁有已注冊備案的大小物流單位86家,其中50多家是沒有運輸工具的路邊配載部。他們靠過路車輛搭載貨物,缺乏基本的開票手段和運營保證。同時,幾家初具規模的物流企業大多是企業內部物流,沒有實現水陸空聯運和網絡信息共享。我市一直注重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現代物流企業的建設,但是種種因素也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泰興市物流業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于洪說:“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對現代物流企業的認識還不到位;第二個是政府引導支持的力度還不到位;第三個方面的問題是有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第四個是物流專業人才還不足。” 今年,我市工業國稅開票銷售預計將達到350億元,按照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一進一出的物流量,加上部分農業和服務業的物流量,預計總物流量可超500億元,物流運輸收入可達15億元。應該說,我市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經濟載體。專業人士認為,全市物流網絡體系應采取“綜合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城鄉快遞配送系統”的發展模式,加快建設沿江物流園區、泰興火車站物流園區、鋼材鋼板物流中心、萬通物流中心、北二環物流中心等等物流集散區域。讓物流業真正介入到采購、運輸、倉儲和銷售的各個環節,為全市經濟發展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