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參加全市冬春水利暨林業綠化工作會議的代表參觀了分界、黃橋、溪橋、河失等鄉鎮水利、綠化建設現場,所到之處,春意盎然,涌動著冬春水利綠化建設的熱潮。 作為黃橋老區經濟薄弱鄉鎮,分界鎮把冬春水利建設作為夯實農民增收基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大事來抓,十一月份以來,先后啟動了5條中溝和11個村的村莊河塘的綜合整治。現場會上,與會代表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進行了參觀學習。整治總長度51公里,總動土量42萬方。這讓參觀者既看到了分界鎮冬春水利工作的量,也看到了這次整治工作的質。分界鎮水利站站長印建華介紹說:“整治以后的村莊河道必須要水清,底角線一致,頂角線一致,坡面一致。” 東姜黃河整治工程是今年我市冬春水利工程的重點工程,黃橋鎮黨委、政府配合市水務局搞好這一段量底疏浚的基礎上,同步實施各村村莊河塘的整治。參觀現場,人頭攢動,機械轟鳴。泰州市第一批綠化合格鄉鎮——溪橋鎮則是另一番景象,在森林覆蓋率達到22%的基礎上,該鎮將綠化的重點放在村莊綠化和庭院綠化以及高效林業的發展上,正在興建的鄉村綠化林和300畝葡萄生產基地展示了我市未來林業發展的走向。河失鎮抓住冬閑季節,狠抓綠色通道的查漏補缺,境內新曲線、蔣常線新建198畝成片林,預示著河失鎮綠化進入了一個建管并重的階段。河失鎮農技服務中心吳天龍說:“沿線兩側12米的地段實現土地流轉,流轉土地198畝,在農田之間挖了80公分的排水隔水溝,落實承包機制,提高栽植品味,苗木由鎮統一組織,統一栽植,栽植后逐步落實到村干部和能人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