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我市召開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年度工作會議,要求根據變化了的新形勢,以人為本,進一步改革和推進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市領導李仁國、周桂香出席會議。 2008年,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不斷增加,達到100.77萬人,不僅全體農村居民參加,而且部分無醫保的非農居民也積極參加;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100元,其中個人繳費20元,省及本市財政各補助40元;受益水平明顯提升,最高補償由3萬元提高到6萬元,特種病門診由3種擴大到7種,補償封頂線由1500元提高到6000元。截止11月底,累計有10萬人次獲得醫療費用補償,總計達5100萬元。人均住院醫療補償14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0元。與此同時,農村社區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為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2009年我市調整部分政策。一、符合條件的對象必須每年繳費。二、規范基金收繳制度。繼續堅持滾動籌資,定點收費和入戶收費。三、普通門診實現統籌補償。四、調整住院起付線。參合對象同一年因病多次住院的,每次必須自付起付費用,標準依次遞減20%。農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和精神病患者免繳個人住院起付費用。惡性腫瘤患者個人住院起付線費用減半收取。 市委常委李仁國要求各地做好宣傳、引導,抓好滾動籌資、定點收費及入戶征收工作,確保2009年個人繳費在12月25日前全部到帳。同時,認真組織好參合農民體檢工作,建立健全農民健康檔案,把實事辦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