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失鎮三軍村活化十星文明戶創建形式和內容,月月評、大家評,使文明創建標準真正成為村民做事的準則,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素質。 11月15日下午,河失鎮在三軍村十七組舉行“十星文明戶”評議現場會,三軍村十七組通過村民代表現場評議,評出村民心目中的文明戶。 據介紹,十星文明戶創建已經實施了好多年,但有時候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在今年的新農村建設中,三軍村把提高村民素質作為重點,從環境衛生、好人好事、矛盾糾紛等方面入手,采取月月評、大家評的形式,每月張貼每戶評比結果,激發村民的榮辱感。 村民葉明鳳說:“人家評上清潔戶,人家也是人,人家講衛生,我為什么不講衛生。第二次初評是基本清潔,還是不清潔,通過幾次評議,逐漸地搞清爽了,終于評上了清潔戶。” 通過現場大家評比,公布張貼結果等形式,有效激發了村民不服輸、爭當文明戶的熱情,現在,村民們都能對照文明戶的標準來糾正自己的行為了。 村民葉其澄說:“我家的白果樹長在路邊上,影響交通,這次要鋪水泥路,寧可犧牲個人的利益,不損害集體的利益,我主動扒掉。” 村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評比的細節化、民主化,村風民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河失鎮三軍村黨總支副書記劉良華說:“村民素質得到了提高,基本上沒有打架的,沒有罵人的,素質提高之后,關心公共事業,好人好事不斷地涌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