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曉文 孫 瑤)受豬肉價格以及飼料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養殖戶也越來越擔心市場波動。而黃橋鎮三里村村民陳兆壽對此并不擔心,因為他飼養的豬都進了村里新建成的“生豬養殖小區”。 11月9日下午4點半,陳兆壽來到村里新建成的“揚成畜禽養殖場”,查看他養在這里的200多頭生豬。現在,他只要每天查看兩次就可以了,幫他省了不少心思。陳兆壽告訴記者:“豬舍全部建好了,水電全部到位,都是不收費用的,防疫工作做得好,每天有獸醫到這里兩次,防疫的費用沒有我們養豬戶的負擔。” 像陳兆壽這樣將豬放在養殖場養的農戶還有4個。揚成畜禽養殖場由黃橋鎮三里村村民楊洪生投資100多萬興建,占地20多畝,擁有104間豬舍。據介紹,村民們都有擴大規模養豬的愿望,但受資金、技術、市場波動等因素,制約了養殖規模的擴大。“養豬小區”模式應運而生。揚成畜禽養殖場總經理楊洪生告訴記者:“到我這兒來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給老百姓帶來好處。一是養的時間上能夠提前,基本上能提前20天,第二在飼料上比市場價格低得多,降低成本要達到10%以上。” 國家對于規模化養豬場有補貼,楊洪生將這部分補貼拿出來用于小區基礎設施建設。預計“養豬小區”今年年底可出欄2200頭,明年出欄將達10000頭以上。陳兆壽說:“因為我們沒有后顧之憂,不需要搞投資,所以我們愿意跟他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