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金蓮 記者 呂曉文 孫瑤)11月5日上午,記者在泰興市銀杏種質資源庫看到,霜降過后,銀杏樹葉開始泛黃,近40個品種的銀杏樹枝頭上,已經掛上了金燦燦的果實。
近年來,我市實施了“銀杏種質資源的引進、篩選與利用”項目,全面引進了葉用、果用、材用、花用、觀賞用等銀杏品種、品系和優良單株,銀杏種質資源庫也由最初的十多畝擴大到了現在的80畝。中國林學會銀杏分會副會長、泰興市林業中心主任李群告訴記者:“我們銀杏種植資源庫引進全國各地的130個銀杏品種,占地面積有80畝田,在全國全省的面積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是搞得最早的,從1986年開始搞的,現在有的已經掛果了。”
李群告訴記者,浙江西天目山、神農架地區以及大別山狹長山谷內的野生和半野生銀杏都是泰興種質資源庫的成員。泰興市的大佛指品種品質優良,但每年10月中旬集中成熟上市,一定程度上對銀杏價格產生了不利影響。資源庫已經結果的40個品種的銀杏成熟期有早有遲。李群說:“今后,我們在這個方面將搞好試驗,跟大專院校合作,看能不能采取雜交的形式,選出優良的品種,特別是果用這一塊,使它的成熟期錯開,避免集中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