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繩,作為泰興鎮中心小學素質教育的傳統項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跳出了名氣。在加強學生體育活動的今天,這項傳統的體育項目,再次活躍起來。
11月2日,山東省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教師觀摩團來到泰興鎮中心小學,除交流學校管理及課堂教學外,另一項重要安排就是慕名觀看學校的跳繩隊表演。三十多名跳繩隊隊員手握一根根繩子,無需其他特殊器材,如同小精靈一般,在狹小的空間里自由跳躍,單人跳、雙人跳、三人跳、單搖、雙搖、花樣跳等花樣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泰興鎮中心小學校長姚恒章介紹說:“跳繩時手腦并用,左右腦開發協調,原來的跳繩隊隊長現在已經成了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教練,他們一代一代、一屆一屆的傳下來。”
跳繩是一種全身運動,對鍛煉心臟、呼吸、神經系統功能,增強人的彈跳、速度、平衡、耐力、爆發力及協調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泰興鎮中心小學跳繩隊創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學校向全體少先隊員發出“每人一根繩,每天兩小時,健康我一生”的號召,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積極響應,跳繩運動成了最簡單有效,又最富有活力的運動,學校跳繩隊獲得了“舞繩雜技”的美譽。2007年初,學校再次策劃恢復跳繩隊訓練,新一批的隊員們較熟練地掌握了跳繩的基本技巧,傳統運動再次在校園內舞動起來。山東省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團委書記劉靜表示:“我們看了以后覺得大開眼界,真是令人贊嘆,國家對孩子身體素質的培養,還有一些民族傳統的東西現在都在講究一個承傳性,這個跳繩活動就非常非常的好,我們看了以后深受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