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濃霧,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焚燒稻桿的危害。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大量焚燒稻桿的現象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泰興鎮延齡村,記者看到大片收割完的稻田里一片焦黑。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田里點火,頓時狼煙四起。看到記者在拍攝,這位男子馬上用手里的棍子將火熄滅,離開了現場。在離此不遠的唐莊村,稻田里同樣是煙霧繚繞。一位老大媽告訴我們,他們村只有少數村民把稻桿拉回家,其余人家大多是一燒了之。至于為什么要燒稻桿,村民們說,他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泰興鎮唐莊村一村民說:“有的人家人都在外面打工,沒有人,就老奶奶一個人在家,他就燒掉了。有的人家有錢,他不需要燒草。” 采訪中,記者發現,部分農民缺乏科學知識,抱守老傳統,也是導致焚燒秸桿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泰興鎮唐莊村村民說:“稻草燒在田里,抵得上一公分糞肥料,灰壯田。” 盡管農民大規模焚燒稻桿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但在記者采訪的三個村,竟然沒有一個村干部出面過問過。 每到收獲季節,焚燒秸桿就會成為令人注目的生態環境問題。對此,相關職能部門要堅持監管不放松。同時,我們也呼吁,廣大農村群眾要珍惜身邊的生態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