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三十年,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的個體經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30年前,姚建華還只是曲霞鎮上一位小木匠,借著改革的春風,如今他已經成為享譽一方的家具大王。
去年,姚建華在曲霞鎮鎮區中心開了一家當地規模最大的家具商場,近200種款式的家具全部出自姚建華自己的家具加工廠。如今擁有2000多平方米展廳,1000多平方米廠房,年銷售額近50萬元。而30年前,姚建華還只是一個背著工具包走街串巷給人打家具的小木匠。
姚建華說, 那時候今天跑到這家,明天跑到那家,哪家有生意就過去做個幾天。那個時候的收入只有八毛錢一天。
姚建華做了15年小木匠,生活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他也曾經想過開間小作坊,把打好的家具拿出去賣,增加點收入?墒窃诟母镩_放之前,這些都是不允許的。
1982年,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把發展和保護個體經濟寫入《憲法》。1986年,改革的春風終于吹進了這個閉塞的小鎮,姚建華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機遇。他鼓起勇氣,率先在鎮上做起了木工生意。從賣椽子到賣小家具,再到雇工人、砌廠房,形成規;a。隨著國家政策對個體經濟扶持的加大,姚建華的生意也越做越火。1997年,姚建華還光榮地當上了市政協委員。
姚建華說:成為政協委員之后,組織上把政策進一步講給我們聽,特別是工商聯、市政府、市政協的領導接觸的比較多,對政策的了解更多,自己也就放心去做了。
今年,姚建華擴大了廠房規模,準備引進生產流水線,在全市家具業搞產銷一條龍服務。他還準備打造建華家具品牌,進一步占領市場;厥鬃约簭男∧窘车郊揖叽笸醯陌l展之路,姚建華深有感觸。他說:自己從一個小木匠做到一個初具規模的家具廠,像這樣的成果沒有黨的政策、改革開放的春風根本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