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站在田頭放眼望去,沉甸甸的稻穗墜滿枝頭,撲面而來的稻香沁人心脾。眼瞅著快豐收了,可姚王鎮官溝村的張必群卻開心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在張必群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他家的稻田旁。猛不丁看上去,這里的水稻與別處的水稻沒有什么不同,可再仔細瞧瞧,問題就出來了。 張必群:“是癟子,沒有米粒,有幾個有,大多數沒有米粒。” 姚王鎮官溝村村民周東慶說:“張必群家今年栽了兩畝水稻,除了這塊九分大小的稻田外,相隔較遠的另一塊水稻,也是光長殼不灌漿。” 張必群:“我家里三個人今年吃什么?沒多少吃的,看能不能收200斤稻。” 張必群告訴記者,從下種到治蟲,這兩畝水稻的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與左鄰右舍一樣,為什么只有她家的水稻絕收呢?張必群希望懂行的人能為她指點迷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