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西鄰長江,滾滾江水為泰興人民帶來了財富,同時也曾經帶來無窮水患。1998年至2000年,我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舉全市之力,全線新筑50里堤防,我市防汛工作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秋日的江堤風景宜人。記者前去采訪時,幾名堤防管理人員正在作例行的巡堤管護。據介紹,江堤達標工程完成后,水務部門成立了專業的江堤養護隊伍,在編20多人,20多公里的江堤平均每人管護1公里。 過去,沿江地區一提到上堤防汛,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仍會產生應急性的生理反映。他們曾經多次受到長江水患的侵襲,生在長江邊,防洪甚于防虎,已在他們的人生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為徹底根除長江水患,1998年,一場聲勢浩大的防洪工程在我市長江沿線全線拉開。人們全家上陣,肩挑擔扛,“平時多流汗、汛期少流血”之類的標語隨處可見,千軍萬馬的生產場景讓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修水利的火熱年代。據統計,1998年至2000年,我市累計投入1.5億元,修筑防汛通道40多公里,澆鑄硬質江堤37000多米,改建加固通江河閘、港閘、涵洞40多座,加固江防堤基塘135.8萬方土,同時還增添了防洪哨所、堤防觀測儀器等硬件設施。 堤外驚濤拍岸,堤內洋房成行。固若金湯的江堤給人們帶來了安全感,也為沿江開發提供了保障。近幾年,我市沿江各地在江堤上栽樹、養羊,發展堤水養魚,目前以休閑垂釣為特色的旅游項目已不下10家,利用江灘資源引進了一批造船項目,逐漸形成了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巍巍江堤依水東去,它鎖住了奔放的江水,同時綜合開發的經濟效益也正在日益突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