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發生后,消費者對奶制品的信任危機大面積爆發,國內一些奶制品生產商紛紛減產。受其影響,我市奶牛養殖產業目前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9月25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劉陳鎮宏達乳業有限公司,發現這里的工人正在把一桶一桶的牛奶往下水道里倒。 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他們廠生產的奶原來每天定時定點全部供應給蒙牛、伊利公司。但從9月20日開始,蒙牛、伊利公司受問題奶粉事件影響,大幅減產進行檢查和整頓,因而取消了從泰興奶廠取奶的計劃。由于液態奶常溫下只能保存24小時,所以宏達奶業有限公司每天都要把大量沒人要的奶倒掉。劉陳鎮宏達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東升說:“ 在這以前,我們一天產奶在1噸左右,賣出去的錢在3500塊錢左右。出事以后,我們只有30%的牛奶能夠低價賣出去,還有70%就白白的倒掉了。” 不僅是奶賣不出去,奶牛的價格也縮水了近一半。周東升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他們企業每天倒掉的奶損失在2000元左右,加上人員工資、飼料等其他開支,企業一天的損失將近3000元。而這種銷售乏力的情況,在劉陳東勛乳業合作社的11家奶牛養殖企業里普遍存在。 近日,省、市質監部門對我市奶牛養殖戶進行質量檢查,截止目前沒有發現問題,這也給奶牛養殖戶帶來了一定的信心。周東升說:“盡管這樣,我們心里還是有信心。相信政府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搞假的肯定要受到打擊。” 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想辦法,幫助這些牛奶質量安全過關的奶牛養殖戶渡過目前的難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