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面積只有6萬多畝,在全省來說,只是個漁業(yè)養(yǎng)殖小市,但每年5億多尾的新品魚苗又使我市成為全省魚苗科研的大市。 雍杰,原省水產站站長,退休后被市天幫水產有限公司聘用。今年,在他的帶領下,具有環(huán)保作用的細鱗斜頜鲴魚苗繁育成功,已有100多萬尾魚苗被無錫市購買回去投放,參與太湖藍藻污染整治。 雍杰說:“我們現在用的人繁技術在全國來講應當是首例,通過查詢以后,我們自制的孵化技術也就是把魚放到網箱里產卵,產卵以后移到孵化池里面進行孵化,一個立方水體可以出苗7-10萬尾,是一種節(jié)水型節(jié)能減排的孵化技術。” 目前,全市專門從事魚苗擴繁科研的單位是兩家民營企業(yè),分別是市天祿珍品養(yǎng)殖場和市天幫水產有限公司。與天幫水產類似,市天祿珍品養(yǎng)殖場也聘請了眾多水產專家作為技術后盾。 市天祿珍品養(yǎng)殖場場長儲軍說:“我們這些科技型企業(yè)存在的問題是技術力量不足,我們從各大院校和本地水產推廣站等部門聘請了10多位水產專家,作為我們科技型企業(yè)的技術力量支撐,使我們企業(yè)的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引進了新品種9個,承擔了省市科技項目11項,使我們企業(yè)年生產繁殖水產品苗量達到4億多尾。” 市水產站站長黃愛平說:“我們泰興的水產科技企業(yè)有資源,但是缺乏技術;而我們技術人員有技術,但缺乏良好的基地。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夠迅速產生新的水產成果,并能迅速轉化,也使我市由全省水產小市變成引進新品種擴繁推廣的大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