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是收獲的季節。這些日子,柿子陸續熟了,柿農們正忙著采摘果實。 黃橋鎮雙聯村柿農王強華種植了300多株日本脆柿。黃澄澄的柿子掛滿了枝頭,老王一邊采摘柿子,品嘗豐收的喜悅,一邊忙里偷閑,自賣自夸,向記者推薦他的脆柿。 王強華說:“這是脆柿,前前后后兩個月,從上市到完全成熟兩個多月,采下來就可以吃,放一個月都不壞。” 王強華的柿子樹三年前就掛果了,現在逐漸進入了盛果期 ,每株柿子樹平均掛果20斤,到現在為止,總銷售收入超過了1萬元。與王強華自產自銷不同的是,張橋鎮西橋村的柿農就省心多了。這些天,在村干部的聯系下,海安、東臺等地的客商上門收購,柿農只需將采摘的柿子送到指定的收購點就行了。 張橋鎮西橋村村會計袁建林說:“一方面,我們主動與市場接軌,到常州、無錫等周邊的中小城市了解柿子的行情,我們把東臺、海安收購柿子的能人引到我們村里。今年,我們實行定點收購,以村為單位,組織農戶有序地銷售。” 西橋村現有銀柿套栽園1000畝,有600畝已經掛果,估計單產都在600-1000斤之間,今年柿子產量可以達到30萬斤以上 ,能夠為村民創造20多萬元的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