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工商局助推黃橋老區特色農業加快發展
“現在,我們的葡萄終于能打自己的牌子了”,8月16日,地處江蘇省黃橋老區的泰興市新街鎮翠源果業公司老板肖繼業站在地頭,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這多虧了工商局的成同志幫忙啊!”
前不久,泰興工商局新街分局的干部成興德到翠源果業公司回訪服務時,聽肖老板說他們的葡萄果大、汁多、味甜,深受上海、南京、蘇州等大城市的消費者的歡迎,但進超市時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價格高不上去。成興德聽說后,立即幫助策劃了“碧翠源”商標,設計圖案,填寫資料,成功得到了國家商標局的受理。像申請“碧翠源”商標一樣,泰興市工商局今年幫助黃橋老區企業申請農產品注冊商標21件,打響了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大提高了農民的銷售收入。
近年來,泰興市工商局根據黃橋老區特色農業迅速發展的特點,以蔬菜、瓜果和水產品三大特色農業為重點幫扶對象,制定特色農業培育計劃,完善各項幫扶服務,推動了老區高效特色農業的加快升級發展。
強化服務建“農社”。該局立足工商職能,從發展農村市場主體著手,以發展老區特色產業為導向,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積極幫助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以現代企業形式參與市場競爭。今年以來,泰興市工商局辦班培訓農民經紀人5期,發放農產品經紀資格證書120件,幫助農民組建農村經濟專業合作社25家,歸集農民入社資金1200余萬,約2200多位農民參加了專業合作社。通過走訪幫促,規范管理,農民組建的專業合作社發展形勢很好。泰興市綠色經典蔬菜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該市高效規模農業的領頭羊。江蘇麗佳禽業有限公司通過做大做強,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品牌+經紀+基地”的模式。
培育商標打“農牌”。近年來,泰興市黃橋老區的蔬菜、瓜果等特色農產品已初具規模,單都是“借船下海”,沒有自己的商標,影響了發展的規模。該局走出門主動服務,到黃橋老區開展了“一幫一、點對點,攜手共建新農村”的主題實踐活動,到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走訪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園區企業經營情況,征求鄉鎮領導和企業主、農戶對工商部門的意見,現場解答經營者的咨詢、疑問,動員企業、農社注冊商標,走品牌發展之路。目前,農產品注冊商標已達21件。在此基礎上,對綜合實力強、信譽度高、產品具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企業,該局指派專人負責,定點服務,重點幫扶,使涉農企業走上了規模發展之路。
規范運作訂“農單”。該局以規范合同文本為基礎,以履約監管為重點,通過訂單合同備案、定單合同回訪、定單企業和定單農戶走訪等,加強訂單企業和訂單農戶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今年初,該局為江蘇麗佳禽業有限公司在種禽養殖基地上提供了簽約指導,涉及農戶40家,訂單標的200余萬元,每年可以為農民增收20萬元。目前,該市黃橋老區的訂單農業發展喜人,已有3家農業龍頭企業與152余戶農戶簽定訂單合同,合同金額達600余萬元。(泰興市工商局 顧曉斌 孫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