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既帶來便捷的資訊,也會散播不良的信息。未成年人處于學習、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定型,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誘導。
今年4月18日,我市發生了一起綁架殺人案,經公安機關偵破,犯罪嫌疑人是兩名17歲的少年。兩人因長期沉溺網吧,為謀財上網將一名14歲的少年殺害。這起案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思考,文化、公安等部門隨后對城區及黃橋地區的10家網吧經營場所進行突擊檢查。
文化執法部門表示,眼下預計有近八成的網吧存在容留未成年人上網的現象。對這些違規經營的網吧雖然處罰嚴厲,但效果卻不明顯。于是在不少社區,“義務網吧監督員”進了人們的視野。在越街社區,“五老”監督員每周三次對社區內6家網吧進行巡查,勸導未成年人不要沉迷網絡,監督業主依法經營。網吧義務監督員朱鴻錦說:“ 我們之所以這么做,是看到了一些負面效應。比如說,我們這個社區就有22個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我們要嚴格把住網吧這一關。”
在他們的監督下,社區內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現象有所減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未年人沉迷網絡的現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關系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關注。市關工委副秘書長劉永康表示:“我們要動員社會的整體力量,形成一個協調機制來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家庭要認真學習管理兒童的知識,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