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各類初中畢業生選擇升學途徑的高峰期,那些中考成績不錯的考生選擇了各類普通高中學校,而對于一些暫時考試成績不太好的家長及學生而言,面對鋪天蓋地的職校招生宣傳,更是有點犯暈。 連日來,記者在城區及農村的一些鄉鎮看到,外省市的各類職校招生廣告到處懸掛著。在三里中學門口的一處臨時小賣部處,醒目的招生廣告就正對著姜黃線。 小賣部業主說:“在這里發廣告啊,這里是不是多得很,那墻上多死了。” 在元竹鎮鎮區的一處眼鏡店,同樣掛上了職校招生的廣告宣傳,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種情況在當地及周邊鄉鎮并不少見。 據教育部門介紹,蘇南本地聲譽好的正規學校根本不需要到我市來招生,在當地就完全可以招到學生。 市教育局職教科科長肖春華說:“目前,到我市招生的外地職業學校,大部分是蘇南地區的,有的學校甚至是出租用的校舍,這次學校層次低,收費高,質量得不到保障。” 這些天來,市職教中心校的二年級同學薛文祥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免費接受學校鉗工及車工的技能培訓。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他在無錫的一家職校上學。 薛文祥說:“放假以后,我們初三的老師通過無錫的一個招生老師認識的,介紹我們過去了,我們那一批同我一起過去的一共有3個人,我們到那個班上大概有十幾個是我們泰興的。” 很快,薛文祥發現,無錫的那家職校并沒有當初宣傳中的那樣理想。 薛文祥說:“校舍,還有對學生的管理比較松散。對于學生每天放學以后,沒有固定的值日老師過來檢查。” 于是,2007年夏學期,薛文祥轉到了我市的職教中心校,重新開始了學習和生活。據教育部門統計,僅2007年,全市就有32名到蘇南三流職校就讀的學生因為收費高、管理差、事實與宣傳嚴重不符等原因,回到我市職業學校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