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處蘇中的如皋市是我市東鄰。近五年來,如皋市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強勢推進沿江開發,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去年達到225億元,全部工業產值也于去年一舉突破了千億元大關。短短的五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一個沿江大開發的戰略卻撬動了整個如皋市縣域經濟的持續翻番。
五年前的如皋市長江邊,只有一座碼頭,然而短短的五年時間,這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已建成的五萬噸級的碼頭有10座,在建的五萬噸級的碼頭也有10座。“十一五”期間,如皋市計劃在沿江建成萬噸級碼頭36座,屆時,吞吐能力可以達到1億噸。
如皋人多地少,經濟基礎薄弱,多年來在南通六縣(市)中一直處于“小六子”的位置。而在沿江地區,更是無基礎設施、無工業項目、無城市依托、無啟動資金,還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處女地。慢人一拍,就必須快走一步。2003年,如皋市呼應江蘇省沿江開發的戰略決策,科學編制了《沿江開發總體規劃》。一個以長江港口為依托,遠期規劃為120平方公里、近期規劃為60.8平方公里,內含“如港新城區、臨港產業園、現代物流園、生態養生園”的沿江開發藍圖,開始以吞江納海的氣魄,在這片荒蕪的江灘上潑墨描繪。大批水電汽、路道通訊設施,一座座萬噸級、千噸級碼頭,以及海事、海關、邊檢等配套服務機構在這里集聚、完善。五年間,如皋市在港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0多億元。目前,如皋港已被國務院列入今年的獨立開放計劃,可望在近期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正式開放。
依江建港,沿江開發。五年過去了,昔日的蘆葦蕩變成了塔吊林立、廠房林立的工業區。據了解,如今,港區已落戶各類工業項目170多個,其中120多個項目已建成投產。熔盛重工、海工平臺、德源活性劑、沙鋼冶金物流……一批投資上億美元、數十億人民幣,甚至幾百億元的超大企業如同有力的杠桿,撬動了如皋市整個工業經濟迅速飆升,同時又發揮火車頭的作用,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集聚發展,為如皋市經濟的后續發展積蓄了后勁。
如皋市港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如皋本地原來只有一些小船廠,但自從2005年“船舶巨人”——熔盛重工落戶后,港區船舶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井噴”。短短三年時間,就吸引各類資本160億多元。為引導船舶產業有序集聚,眼下,港區已在著手規劃建設船舶產業園區。
由于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的集聚效應,目前,在如皋市,船舶及機電配套、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汽車及相關配件、服裝家紡、機械制造、鋼鐵冶煉等十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十一五”期間,如皋市將繼續做大做強這些產業,力求在船舶產業和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形成兩個500億產業板塊,在其他產業形成四個200億和五個100億的產業板塊,并在此基礎上建成“中國船舶第一城”和“中國鋼鐵物流第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