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和12日,我市黨政代表團赴蘇南、蘇中四市參觀考察,“學趕蘇南、超越發展”在全市各地再次奏響強音。在黨政代表團外出參觀考察前夕,我市新聞記者專程奔赴四市,探尋四市近期經濟發展路徑,解讀四市最新經濟發展現象,采寫了四集系列報道《直面新標桿》。今天請看江陰篇:“彎道超越”刷新江陰高度。
江陰市瀕臨長江,長江岸線長50公里,與我市有著很大的相似性。眼下,江陰市正在掀起優化轉移、推進第二輪創業的熱潮。江陰港碼頭群,以及與之毗鄰的188平方公里,就是他們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的重要切入口。
新興的江陰港依托本市35公里的長江岸線及靖江市夾港至燈桿港的24.1公里長江岸線,兩岸工業發達,為港口的崛起和騰飛提供了雄厚的資源腹地。據江陰市臨港新城管委會介紹,目前江陰港已開通國內外貿易航線30多條,2007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標箱,在全國內河港口排名第四。今年1-5月份,江陰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達到18.1萬標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5.3%。
以港興城,港以城興。通江達海的江陰港為本地企業國際化提供了便捷的水上通道,同時也為江陰市實施“彎道超越”造就了新支點。2006年初,江陰市臨江的四個鄉鎮告別歷史舞臺,一座嶄新的城市——臨港新城應運而生。如今,臨港國際物流園、港口綜合物流園、保稅物流中心、沿江石化市場,石化產業群、機械制造產業群、汽車零部件產業群、風電產業群等重要的經濟元素和新的優勢產業鏈正在這里整合提升,正在逐漸成長為江陰經濟超越發展的新的強勁引擎。
調高、調輕、調優,在發展中優化,在優化中跨越。眼下,在江陰市,從江陰經濟開發區,到新的臨港新城增長極,港口經濟、總部經濟、服務外包已成為彎道超越的賽跑新星,光伏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裝備產業、信息軟件產業已成了跨越發展的興奮點。據江陰市有關部門介紹,目前,以揚子江硅谷、揚子江智盈城、揚子江科技孵化園為代表的一批“三創”載體已在江陰經濟開發區全面啟動;今年以來,已有14家軟件企業進駐臨港新城軟件園,預計全年入駐的企業數量將達到4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