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記者就死魚無害化處理和疾病預防的問題走訪了市漁業部門。 在市漁政站,站長王新民告訴記者,最近一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接到養漁戶上報的死魚事件17起,養殖戶的損失少的有500斤,多的超過5000斤。王新民說,從他們的調查結果分析,每年的夏秋季節是死魚的高發期,造成死魚的主要原因是養殖水面被污染。王新民說,一個原因是水環境質量比較差,主要體現在工業污水的排放和畜禽養殖業糞便的排放,造成河溝的污染。目前已經進入豐水期,雨量比較充沛,象工業的跑冒滴漏和防病治蟲的農藥,通過雨水的沖刷進入河溝,造成污染。另外,悶熱潮濕的天氣是致魚死亡的另一個原因。目前的氣象狀況也不是很理想,氣壓比較低,陽光不足,水中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能力降低,造成水中的氧氣減少。這種情況之下,有一點污染物進入魚塘,都會促進魚的死亡。 目前正值高溫季節,死亡的魚類如不能及時清撈處理,會很快發生腐爛,對養殖水體和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水的蔓延又可能造成魚類疫病的傳播、流行。專家建議:一、要對死魚及時清撈,再運送到遠離水源、河流、養殖區和居住區的地點,進行集中深埋處理。二、對于發生了大量死魚情況的池塘,必須進行清塘消毒處理,可用每立方米水體20克漂白粉(或200克生石灰)全池潑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