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兒那兒都是端陽。” 6月8日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個延續了千年的傳統節日,總是伴隨著粽子的清香如約而來。
每年的拋粽子活動都要在清晨舉行。在七圩鎮公殿村的一處江灘,早上8點多,就有十幾位村民端著包好的粽子來到這里。拋粽子活動中,第一只粽子一般由人群里最年長的長輩先拋。隨著老人家的一聲號令,年輕的后輩們就使足了勁,爭先恐后地將手里的粽子扔進長江,互相比著看,誰扔得更遠。村里的漁民們還會撐起小船,將粽子帶到更遠的江心拋撒。粼粼的江面上,一只只粽子劃著漂亮的弧線落進江水中,帶去人們的祝福和希望。
端午節前,在城區的農貿市場里,到處可以看到賣艾草的攤點。人們把艾草兩只兩只地扎成對,方便顧客購買。到了農歷五月初四,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將艾草準備妥當,大街小巷都彌漫著艾草特殊的香味。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艾草稈枯后,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癢。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趕蚊蟲的功效。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系五彩線,這在宋代就成為一種習俗。明代余有丁的詩文《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在我市一些鄉鎮,端午節給孩子扎五彩線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孩子的手臂、腳腕上,要一直戴到端午節后,才能取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