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最后一節課,濱江鎮中心初中的李杰就拿著剛考完的試卷,來到英語老師端玉芳的宿舍。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到英語老師這里輔導功課是李杰的必修課。 幾個月前,李杰還由于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被老師認為是個問題學生,在同學眼中是個壞榜樣。李杰的爸爸一年前患白血病去世。為了維持生活,他媽媽只能外出打工,所以長期以來,李杰都處于無人管的狀態。作為班主任,同時也是英語老師的端玉芳發現這個問題后,及時找李杰談話,為了更好地督促他學習,還將李杰的座位安排在講桌前面,方便督促他,不讓他思想開小差。漸漸地,李杰感覺到了老師的一片苦心,能自覺遵守紀律,并且再也沒有去過網吧。 在學生們的心目中,端玉芳不只是老師,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社會媽媽”。因為她用實際行動為留守學生們點燃了愛的希望,讓他們感受到了無私的母愛。端玉芳說:“這些留守兒童平時沒有親人在身邊,所以我認為,我除了以一個老師的身份關心他們以外,還應該像他們的親人一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