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部以介紹泰興地方民俗風情為主題的圖書——《泰興民俗風情》,由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公開發行。
《泰興民俗風情》一書共22萬字,由我市民俗文化研究者呂耕樵、呂曉文父子經過3年時間編寫而成,也是呂耕樵繼《泰興方言熟語拾零》一書后,推出的又一部泰興本土傳統文化新作。呂耕樵告訴記者:“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覺得如果再不挖掘搜集整理,許多良風美俗將會逐漸消亡。”
《泰興民俗風情》涉及農林商賈、四時八節、婚喪喜慶、崇拜禁忌、飲食起居、風情風物等方面的內容,融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充滿了鄉土氣息,填補了泰興地方文化的空白。有助于讀者進一步了解泰興,了解泰興傳統文化。
本書客觀記載的各類風俗,是呂耕樵父子花數年工夫采自民間。呂曉文說:“《泰興民俗風情》里記載了一些遠年的關于民俗風情的文化記憶,我們是本著一種責任把它整理出來的,為什么牛郎織女千年的相思竟然比不上情人節在中國年輕人心中的位置?為什么‘江陵端午祭’被韓國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現在不但要保留,還要考慮如何傳承,要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創新。”
泰興民俗風情反映了泰興人民的審美、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其傳承方式基本上是口傳心授,并沒有全面系統的文字記載。這本書的出版帶有搶救、傳承的作用,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將我市的民俗風情記錄下來。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為此,父子倆吃的苦頭可以“用籮挑”。盡管出版的文字只有22萬字,但是寫的日記、筆記、手稿等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呂耕樵告訴記者:“如果不把這些典故挖掘到底,內心就有一種對不起后人的感覺。為了讓這些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所以我們還是要努力,多做一些工作,吃一點苦也無所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