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姝文)“奉獻無止境,做人無所求”,這是泰興鎮迎幸社區黨支部書記湯瑛的座右銘。從事社區工作多年來,她時時關注著轄區內孤殘兒童、留守兒童的成長,他們一直是她的牽掛。 去年三月,社區內一名叫符弘景的小孩引起了湯瑛的注意。她在入戶調查當中發現,符弘景小朋友到了上學的時候還不去上學,當時向左右鄰居了解到,他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而且父母離異,符弘景被判給父親撫養。沒有固定工作的父親連自己都養不活,根本無法照料符弘景,所以整日在社區內游蕩、喜歡搞惡作劇的小符弘景成了人見人怕的“小惡霸”。 了解情況后,湯瑛主動提出了幫扶關愛符弘景。一次偶然的機會,湯瑛為他爭取到了江蘇省慈善總會啟動的“心蕊工程”資助名額,“心蕊工程”專為資助救治家庭困難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設立。在湯瑛的奔走下,小符弘景如愿接受了手術。手術后的符弘景不僅可以像普通小朋友一樣生活,也變得開朗很多。考慮到他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湯瑛跟幼兒園取得聯系,將他送進幼兒園,讓他更好地接受教育。 湯瑛用同樣的愛關懷著社區里的其他兒童,譜寫著一首又一首愛的贊歌。她說,作為一個社會媽媽,覺得首先要對留守兒童給于更多的溫暖、更多的愛心,讓他們跟同齡孩子享受到一樣的快樂。對這些小朋友來說,要像關照自己的孩子一樣關照這些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