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離不開他們的支持和參與,農民群眾中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系列報道《新農村 新薛垛》第三集:我的村莊我做主。 胡莊鎮薛垛村去年半下年建設300畝葡萄園,目前,園中的葡萄已經長出新枝綠葉,村民們正在加緊時間進行田間管理。 葡萄園雖說不屬于村民個人所有,但是大家都把這個農業項目看成是自家的,每一次田間管理都十分認真,田間那一字排開的鋤草隊伍,更為葡萄園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胡莊鎮薛垛村亞方葡萄園負責人張小泉說:“目前,我們用工都在三四十個人,總投資是300多萬,共有八個品種,明年的8月就可以見到效益。” 胡莊鎮薛垛村村民馬吉娣告訴記者:“我們都不相信建得這么快、這么好,我們老人家在家里也到蔬菜大棚來做做工,20、30塊錢一天,我們的生活費也有了。” 葡萄園的建成不僅為村里的高效規模農業增添了新項目,而且也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這讓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村莊主干道、支干道拓寬的時候,幾乎動到了家家戶戶門前屋后的土地,移栽白果樹139棵、拆掉路邊小店房屋29間,這讓不少農戶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所到之處村民毫無怨言。更有村民為了村里的建設主動捐款。 胡莊鎮薛垛村村民葉德林說:“國家建設新農村是為了我們群眾方便,為了讓我們薛垛大隊過上幸福的生活,我捐一百元錢就是為了表達我的心意,望后面的群眾跟上。” 胡莊鎮薛垛村黨總支書記張小蘭說:“我們發動群眾進行村莊大環境整治是沒有花一分錢的,全部都是用義務工的方式,有錢的是出錢,沒錢的是出力,很多的群眾都是主動要求出工,通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全村的主干道3米擴5米,5米擴8米,看到這種情況,群眾的熱情更加高漲。” 一份民意,一份深情,由于全村百姓的熱情支持,薛垛村在環境整治、道路備土、綠化等項目建設時經常出現幾百人施工的壯觀場面。加快了全村大環境整治的步伐。現在的薛垛村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凡是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定的事情,全村的村民都會來支持,參與的熱情不斷的高漲。走進村莊記者就能感受到,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翠綠搖曳的意楊樹、一道道清澈見底的河塘,還有初具規模的高效農業園區,正在建設的商業一條街,這里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巨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