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自主研制開發的風淬法自動處理鋼渣成套裝備在馬鞍山鋼鐵集團正式投入使用。這項技術解決了傳統鋼渣處理污染大、能耗高的弊端,破解了鋼渣處理世界性難題。 3月30日是風淬法自動處理鋼渣成套裝備在馬鞍山鋼鐵集團的生產車間里安全試運轉的第120天,相關技術數據顯示,鋼渣處理完全實行全自動控制、系統化運行、無污染排放。副市長楊晉安和科技局負責人到場祝賀。 馬鞍山鋼鐵集團工程師李曦昶介紹說,現在鋼渣處理一爐鋼渣,A線處理速度比較快,大概10分鐘左右處理一爐,而且它是在線處理,不存在在運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鋼渣是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06年我國鋼產量達41878萬噸,同時產生了9000多萬噸鋼渣,加之多年來堆存未處理的鋼渣2億多噸,要占用土地近3萬畝。鋼渣的堆存,不僅占用大量耕地,污染空氣和水系,而且鋼渣中可回收的7%~15%的鋼也因技術問題造成浪費。 2005年,江蘇亞太集團通過與馬鋼集團合作,采用新的工藝,形成了一套鋼渣處理新模式。 120天的實驗結果顯示,風淬法自動處理鋼渣工藝,使鋼渣的利用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95%以上。目前,我國年產鋼約4.5億噸,產生鋼渣約8000萬噸,如果每噸鋼渣獲利按140元計算,采用該設備后,每年可新增利潤112億元以上,節約用水8000萬噸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