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中,支教生活是艱苦的。然而我市在碩集支教的老師卻把艱苦看作磨礪,在崗位上播灑愛心和知識。 黃桂東今年39歲,是到碩集鎮中小支教的3名教師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來之前,他是迎幸小學的骨干老師。來之后,他主動承擔起了相當于在泰興兩倍的教學任務。碩集鎮是阜寧縣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一個地方,因此這個鎮的留守兒童特別多。僅黃桂東所教的班上就有70%學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因此,在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的同時,關心留守兒童也是黃桂東的重要工作之一。 阜寧縣碩集鎮中心小學學生李兵說:“在生活上經常詢問我們一些家庭情況,還有一些身體情況,感覺和我爸媽一樣非常關心我們。” 和黃桂東一起的蔣鼎、葉新名老師都是30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將青春的朝氣帶到了碩集中小,用沸騰的熱血澆灌著碩集中小的希望之花。生活條件雖然相對艱苦,但是他們都過得非常充實。 蔣鼎說:“我覺得我能把我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傳授于這里的教師,把我的心中的知識傳給我心愛的同學,我覺得在這里支教我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