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在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的進程中,各鄉鎮大力推進特色種養項目的發展。張橋鎮焦堡村的唐冬先,帶著項目與技術,回到家鄉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 記者來到張橋鎮焦堡村時,工人們正在砌牛場內部的分隔欄。唐冬先在一邊忙著指揮,并且親自焊接棚頂的鋼架。提到養牛,唐冬先說:只要有心就能干成事業。 張橋鎮焦堡村村民唐冬先:“以前我在河南人家的牛場打工,把人家的養牛技術學過來了。我們泰興的肉牛養殖是空白,去年9月份,我回來后進了40頭牛,養到現在5個多月,牛(重)6、7百斤,還有4、5個月就可以上市。(看到)養牛的效益應該是可以的,我又到黑龍江去定了200頭,從而形成規模養殖。” 唐冬先投資牛場200多萬,在村干部和村民們的幫助下,今年年初他順利流轉了30畝土地。被流轉土地的農民,還可以在養牛場打工賺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