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是初春時節,風中還略帶著一絲寒意,但我市春耕生產已經是熱火朝天。嘗到高效農業甜頭的村民們繼續做起特色種養的文章,一批高效農業項目正在加快實施。 2月27日下午, 記者在胡莊鎮宗林村的錦繡園藝場內看到:村民們手持農具正在為苗木松土、剪枝。市錦繡園藝場是去年由昆山客商投資建設的高效花果苗木基地,流轉土地300多畝,預計產生畝效益5000多元。而本村的農戶除了享受800元每畝的租金收入外,還可以成為產業農民,實現二次增收。 除了花卉苗木基地、銀杏基地,胡莊鎮還正在開發實施1200畝的設施大棚項目區,年初也同樣進入了開工建設階段。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全市各地都和胡莊鎮一樣,把發展高效農業作為春耕的重頭戲,以進一步擴大全市高效農業面積,促進農民增收。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站朱華說,目前各個鄉鎮對各自的項目都在進行積極的準備。比如像蔣華的西瓜已經在定植,宣堡的蘆筍土地已經募集到位,也在積極籌備之中。 去年秋播以后,我市計劃在去年新增高效種植面積8萬畝的基礎上再增4萬畝。2008年開春以來,已經完成土地流轉和進入實施階段的達到了1.3萬畝,占全年年計劃的40%。劉陳、元竹、宣堡、溪橋和胡莊等地重點發展了西瓜、蘆筍、韭菜以及茄科類作物,成為我市高效農業項目發展中的亮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