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的企業技術落后、產品沒有市場,而報紙上的科研信息正好與自己的企業生產對得上號。史百鳴開始主動與科研機構聯系,著手合作事宜。
史百鳴主動找到江南大學提出,由一鳴提供資金和設備支持江南大學的科學研究,研發的科技成果由一鳴公司負責生產,在史百鳴的努力下,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
根據江南大學提供的技術,1999年,一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扭虧為盈。嘗到甜頭的史百鳴明白了科技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每年掏出50多萬元與江南大學合作,用于新技術的研發。2000年,一鳴公司開始投資益生制劑及其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技術的研發,歷時6年,投資400余萬元,該項技術終于在2006年通過試驗取得成功。
2007年一鳴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制劑及其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技術”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個項目完成了食品添加劑行業6項技術創新。并且即將于今年6月份轉化成應用,并批量生產。
市科技局局長張樂認為,一個是企業高度重視科學技術,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一年還拿出幾十萬元支持新產品的開發。經過幾年的努力終于獲得成功,這一點值得借鑒;第二個是合作模式值得借鑒,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提出課題,高校幫助解決,研發產品。這樣雙方都得到雙贏,以后企業高產業合作這方面可以多做點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