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各地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市內外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一大批本地勞動力就地就業,擁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促進了農村家庭的增收。《新年話民生》今天播出“民營經濟快發展,助民增收貢獻大”。 珊瑚鎮:4000勞力亦工亦農忙增收 肖紅是珊瑚鎮八戶新村的村民,以前一直在無錫打工,一個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2007年4月份她回鄉到珊瑚鎮新辦的民營企業匯宏服裝就業,經過自己幾個月的努力,現在她已經是縫紉組的小組長,并且工資收入比在無錫還要高,她告訴記者,她現在是全家收入最高的。 與肖紅一樣,八戶新村的村民張海燕也是看到本地民營企業增多而返鄉就業的,這樣既有穩定的工資收入,又能照顧家庭,在匯宏服裝廠,她選擇了勞動強度較大的整燙崗位,每個月的工資在2300元以上。 張海燕說:“以前我在江陰打工,工資也只有一千幾百塊錢,現在回來拿到兩千幾,我對這個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以前在外面,來來去去不方便,回來還能照看到小孩。” 近兩年來,由于加大了招商引資和創業扶持力度,珊瑚工業集聚區新辦了20多家民營企業,有4000名本地農村勞動力象肖紅、張海燕一樣實現了就地轉移就業,亦工亦農忙增收。 全市民營經濟吸納就業15萬人 近年來,我市通過招商引資和創業扶持,大力發展工業類和三產服務業民營經濟,為全市提供的就業崗位超過了15萬個。 近兩年來,我市各鄉鎮不斷加大對蘇南、浙江以及廣東等地的招商引資力度,同時優化服務環境,鼓勵本地能人自主創業,使全市民營經濟一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2007年,全市新增私營企業1089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9114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市經貿委副主任顧炳武:“無論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民營經濟注冊資本總量,在泰州四市三區均名列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