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按照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加快"北進東延",改善城北片區城市面貌。 家住車站路的徐策老人今年82歲了,是石油運輸機械廠的一名退休干部,這間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徐大爺和老伴兒一住就是30多年,廚房是用塑料瓦搭建的一個簡易棚子。徐大爺上廁所時,總要穿過一條長長的狹窄的巷子,生活條件艱苦。 如泰運河以北地區的路道和住宅大部分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目前大多數居民的居住環境較差,根思路等幾條主干路道多處破損,遠遠不能適應城市交通發展的需要。 城北片區改造副總指揮趙四林說,如泰運河以北地區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道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老百姓行走很不方便,配套不齊全,居民居住條件比較差,好多住房都是六十年代的建筑。 2007年1月份,市長高亞梓在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啟動城北片區建設,“一年打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的目標要求。 城北片區北至北二環路,西至騰飛路,南至根思路,東至兩泰官河,總用地面積2.64平方公里,人口規模4.17萬人。按照規劃,將形成"二軸、一心、五片、一帶"的規劃布局結構:二軸是指鼓樓北路商業軸線和振興路生態景觀軸線;一心是在振興路和開發路之間,東風河以東,兩泰官河以西設置城北片區的片區中心;五片是以道路、河流為界,劃分為五個基本居住社區;一帶是指沿兩泰官河設置一條濱水綠化休閑帶板。今后5年內,一座集居住、商務、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型片區,將出現在城北。 趙四林說,改造完善后,老百姓得到很多實惠,交通便利 ,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總之,切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營造了適宜人居的環境和具有歸屬感的場所。 拆遷安置工作是整個工程建設中的難點。現在,我市已經走出了一條拆遷安置的新路子,逐步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位于南二環的盛世家園滕出3幢共130套房,以低廉價格提供給拆遷戶。我市已在城北片區開辟出162畝的土地,明年開工建設11萬平方米的拆遷安置房;與此同時,市經濟適用房開發公司還將完成總建筑面積5700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建設,這將有力地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市經濟適用房開發公司負責人葉建生介紹說,正在建設的這項工程,是市政府委托我公司開發的經濟適用住房,總投資1.2個億,占地面積90多畝,一共建成669套,預計明年年底可以交付使用。 目前,城北片區正在進行道路建設和拆遷工作。舊城改造作為政府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重要民心工程,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得實惠,相信廣大居民識大體、顧大局,積極為我市的整體發展出一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