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市大力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百萬農村人口進入了看病報銷族,初步實現了我市農村居民“醫有所保、應保盡保”的目標。 1月3日下午,家住泰興鎮向陽村的劉春明來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憑合作醫療IC卡報銷了住院醫療費。劉春明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兒子因腳跌傷住進醫院,共花掉醫療費3000元,這次他得到了1000元的補償。 劉春明告訴記者,農民刷卡看病,過去他連想都不敢想,在如今卻變成現實。農民只要交納20元費用,看病就有了保障。2007年,市政府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合作醫療計算機網絡化系統,全面實現了一卡通制度,發生的醫療費用實行即發即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市衛生局拆除了鄉鎮之間的籬笆墻,參合農民可以在全市各級醫院自由就診。 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顧吉林說,合作醫療拆除籬笆墻,病人有選擇醫院的權利,這更加促使我們的醫護人員提高服務質量,提高醫技水平。 各項惠民便民措施的實行,激發了廣大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參合人數從2004年的68萬上升到去年的102萬人,參合率100%,遠遠超過了全面小康80%的目標值。2007年,我市共有19.1萬人次獲得補償,補償總金額達 4924萬,其中門診15.6萬人次、住院3.46萬人次。平均實際補償比達到30%,比2006年提高10個百分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