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全市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一年來,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膽實踐進取,勇于探索創新,各地新農村建設的形式和內涵不斷豐富延展,新農村建設的藍圖也變得更為充實完善。 2007年陽歷歲尾,在宣堡鎮明河村成片的蔬菜大棚內,當地農民正在緊張地趕制草鏈子。天氣漸漸轉寒,加之茄苗、大椒苗移栽在即,盡快給蔬菜大棚披上御寒衣物已成為這兩天最要緊的任務。 這些大棚的主人叫孫冬樹,今年上半年,孫冬樹投資200多萬元,流轉了600多畝土地成立了巨龍公司。村民孟祥興家有部分責任田以每畝700元的價錢租給了孫冬樹,家里田少了,他就到巨龍公司打工。老孟告訴記者,他們村正常有80多人在這里打工,早上7點上班,中午1點上班,好象工廠化的管理,不像過去種田的時候隨大流。 2007年是開展新農村建設的第二年。這項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各地堅持以人為本,從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著手,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市各地的河道路道以及莊臺面貌煥然一新。上半年,市委、市政府順時而動,提出了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我市各地以科學規劃為龍頭,立足長遠高標準建設農村 生產生活設施,以發展農村 經濟為中心,積極推進招商引資 和自主創業,高效規模農業也在各地得到了迅猛發展。 在根思鄉井zhuai(水下土字)村,村干部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村有六七家私營企業,就地轉移就業的勞動力人數達200多人,村里計劃在2008年再引進一個萬頭豬場項目。今年春節期間,他們還準備組織一個文藝宣傳隊,來豐富群眾的節日生活。根思鄉井zhuai村村委會主任李貫林說,全面推動新農村發展,我們的理解就是要抓住,發展致富、文明和諧八個字。發展致富就是要積極招商引資,發展好工業,積極發展高效農業,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文明和諧就是運用各種形式,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塑造現代農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