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是農閑季節,但在我市各地農民卻是冬閑不閑,忙著學習各項科學技術,為來年發展高效種養殖打好技術和技能基礎。
中國蘆筍研究中心 副主任 李書華::“這是泰安的,這是岱岳的蘆筍,沒有施用過農藥,但肥綠綠的,河北成安的蘆筍,就這個樣子,防病這一塊做不好,就不行。”
27日下午,宣堡鎮喬楊村邀請中國蘆筍中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李書華來到村里,為廣大村民講解蘆筍種植技術。喬楊村計劃來年種植蘆筍3000畝,目前土地已經流轉到位,但蘆筍作為一項特色種植項目當地村民知之甚少。
宣堡鎮喬楊村村民喬軍:“今天聽了中國蘆筍研究中心的專家教授授課來進行技術指導,大體上對蘆筍這種經濟作物有了初步的認識,很有信心搞好這項規模化的高效農業。”
今年秋播以來,規模養殖業發展迅速。為保證來年生產技術需要,我市各鄉鎮相繼邀請技術專家及大中院校的老師走村入戶傳授生產技術。連日來,我市組織的生豬養殖技術培訓班每到一處都吸引了當地規模養殖戶的積極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