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區北郊的晨光公司曾是我市鉛化物污染大戶,在國家環保新政的壓力下,企業成功轉產玻璃制品業,贏得發展新機。 12月23日下午,在晨光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成排的工人正在工作臺前緊張地忙碌。據介紹,公司現在生產的這種玻璃制品專門用在節能燈上,有9W、13W、30W三大系列,眼下每天能生產3萬多只,所有的產品都銷住菲力普公司,預計今年可完成產值800萬元,明年將達至2000萬元。李仕玻璃制品公司總經理李興介紹說:“我們這個產品上馬一年多來,生產能力提高很快,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因此,我們無需跑市場,產品基本是供不應求。” 晨光公司過去是我市唯一的硅酸鉛企業,年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但生產中所產生的鉛化物污染十分嚴重。面對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一年比一年嚴厲的環保新政,企業曾一度陷入危機。李興告訴記者,為適應國家環保要求,晨光公司的硅酸鉛產品已于2005年下半年全部停產,公司的法人資格也在同年核消。2006年下半年,在全面退出硅酸鉛生產領域后,李興投入100多萬元引進新的生產設備,開始生產節能螺旋明管。車間還是原來的車間,只是化工反應釜變成了玻管加工臺,工人也從20多人增加到了70多人。李興告訴記者:“堅持搞硅酸鉛,就有可能由于環保問題面臨自下而上危機,換成螺旋明管,企業的發展前景很廣闊,為企業贏得了明天,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